明日之子第三季

主演:孙燕姿,华晨宇,宋丹丹,龙丹妮,毛不易,孟美岐

导演:马昊

别名:

类型:综艺片 音乐,真人秀内地2019

  • 乐享云1
  • 乐享云3
  • 乐享云2
  • 第01期
  • 第02期
  • 第03期
  • 第04期
  • 第05期
  • 第07期
  • 第08期
  • 第09期
  • 第10期
  • 集结篇
  • 第01期
  • 第02期
  • 第03期
  • 第04期
  • 第05期
  • 第06期
  • 第07期
  • 第08期
  • 第09期
  • 第10期
  • 第1期
  • 第2期
  • 第3期
  • 第4期
  • 第5期
  • 第6期
  • 第7期
  • 第8期
  • 第9期
  • 第10期

猜你喜欢

明日之子第三季相关影评

  • 龙总说,明日之子只干了一件事,就是“跟所有的年轻人一起,打开门,找回内心的自我,连通自己,面对世界,面对未来”。


    20190727

    这不是简单的音乐选秀,她还讨论了人的成长——热爱与职业、外界与自身、性格与人生、努力与天赋、肉体与精神的关系。

    有多少人在逆境中成长(李梦琦),就有多少人在顺境中麻木(划水怪),也会有人在逆境中凋落,还有极少数人一辈子拥有在理智中高歌凯进的人生。

    经过了start的单纯与希望,多少尖货会成为华晨宇,又有多少人会再走上restart?

    经过了restart的迷茫,有多少人成了龙丹妮(虚怀若谷又果断决策),有多少人成了宋丹丹(形成了保护脆弱内心的坚固成见),又有多少人消失在茫茫人海(放任了软弱的自己)?

    一切似乎是命运的安排,但也可以像BY2一样不信命。

    即便有剧本,我也谢谢这剧面对人性的真诚。 苏北北(湖南人的霸蛮)、大小姐(专业成长应结合人格成长)可以分别单独讲。


    20190803

    流行音乐的特质是什么?也许就在于“人”。龙丹妮之前说,歌手说到底是在表达自我;孙燕姿接受访问时被问到现在还是否有全民女歌手时讲,“会的,因为人们还是想要有个寄托”;华晨宇多次在舞台上提到的表达自己和用音乐旋律传达情绪。流行歌常见的歌词内容也主要是励志、爱情等主题。大家在评价音乐是常常追求一种“共鸣”。因此也许可以说,流行音乐是创作者人格的表达,它的效果在于激起受众的人格共振或延展。然而,流行音乐必然是这样吗?人真的是万物之灵吗?我想古典音乐、民族音乐不会这样认为;而流行音乐之所以当下流行,可能恰恰是因为它符合当今通行的“人文主义”。

    所以,张钰琪改编的《dont break my heart》才在一众流行音乐中显得这样珍贵。它从个人情感的宣泄、精神的自嗨跨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,这也许是一种在“人定胜天”又造成种种恶果之后需要重构的未来。在张钰琪的歌中经常出现上帝、ghost这种字眼,但这并不是一种迷信式的宣教,而也许是一种重新认识现代人类与世界的方式。音乐性之余,这种思索是否意味着流行的新方向?孙燕姿给予了肯定。

    此外,这期也让人看到,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会互相成就对方(BY9对BY2的改变),原子化的个人会出现异化(BY2之前的刺);合作之中又不得不承认孤独,要提醒自己清醒与坚强(冯希瑶)。

    觉得这节目组有高人。“接受市场检验”,年轻人必须相信市场,因为如果不了解满足每个人需求的市场,就没有资格批判。


    20190810

    贴标签与撕下成为选手创作的时髦话题。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个伪问题。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?反思觉得是因为自己从小因为成绩好几乎没有真正被恶言相向过,一些明显的缺点甚至都被美化成为了优点进行合理化,或者自己真的没有在意过那些成绩之外的标签。

    然而,这真的是一个伪问题吗?当我带着单薄的自我走过大学来到硕士阶段,我痛苦着自己的不完美,接受着社会与大学的残酷检验,没有人给我贴上标签,我却也失去了抵挡真实的不完美的能力。我开始为自己贴上拖延症、体弱、意志力差、全凭兴致做事的标签。我在本科四年时而颓丧至极浑浑噩噩,时而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奋斗,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,却真的丧失了稳定的自我。外界的赞誉或安慰并不足以抚平心灵,因为已经抓不住它。

    BY2一直强调自己是全新的组合BY2,终于可以放下过去的那个它。真的能放下吗?放下它自我还会完整吗?“所有杀不死我们的,会让我们更坚强。”朴树歌中唱道:“只有奄奄一息过,那个真正的我,他才能够诞生 。”余秋雨说:“人是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。”

    撕下标签,重塑自我。


    20190813

    很想谈谈张钰琪。不带褒贬,只是出于喜爱与关切。

    她是标准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音乐才华出众,创作与歌唱技能了得。又有一副玩世不恭、超然物外的独立模样,让人心生欣赏。

    然而,我很担心她。觉得她的内心是脆弱的,她极度完美主义,在被要求和蔡维泽合作立刻创作歌曲的当下,她写不出来,把灯关掉默默神伤。我相信,这并不是因为她真的不能拼凑出一个所谓的合作原创,而是不愿意屈就于当下一般般的状态。蔡维泽跟她沟通的时候,我分明看到了她瘫软的躯体、受伤的灵魂、佯装的不在意。

    龙丹妮曾在第一次小考钰琪发挥不佳后评价她说,我们都以为张钰琪很沉稳,但是其实她还是个孩子。觉得龙总看人是准确的。钰琪的确有才华,也并非不努力,但她的努力之中总带着几分执与拗;她并非对他人不友善,绝不会伤害他人,但却缺乏打开自己、了解外界的勇气和温度。曾经在片花里看到她和李泽珑、大牛等一群伙伴们闲聊、听音乐,钰琪喜欢音乐剧,半故意、半无意地被泽珑发现,却抑制着与人分享的热情,敷衍着小伙伴对接下来赛程中结合音乐剧选歌的建议。她对人其实没有不礼貌的地方,而且我不觉得她真的不想把自己的宝藏和他人分享,只是某种心理障碍把她限制住了。

    钰琪在节目组的对内容的把关保证下并没有出现不好的结果,也许她也能一路凭着自己的才华获得冠军。但是,之后的人生之路,学业与事业呢?觉得钰琪可能是内向不稳定型的抑郁质性格,这种性格适合做一个艺术家,但在商业社会中接受市场检验做一个流行歌手,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。钰琪可能需要树立起真正的自信,多爱自己一些,而不是在遇挫但化险为夷时归因说“我的嘉宾是最好的”。钰琪,你本身就值得好的,你要相信。你坚持不在舞台上进行过分夸张的情绪化表达,是一种对音乐与人真正的尊重。

    不光是钰琪,不少明妹都并非真正了解自己。比如洪一诺最开始也是以“淡定”标榜自己,但连续六星后也在压力下崩溃痛哭;并不是说淡定的人就不能有崩溃的时候,而是我从中感觉到她的言辞和心理其实是分离的,那句喊出的“我想要不顾一切”其实并不是非常生活化的语言,无从判断这是否是其内心真实的想法,有可能只是被灌输的一句观念而已,正如“淡定”这个语词本身。Veegee最初是以非常欧美化的形象出现的(尽管后面她讲要撕掉这个标签),周震南在与其合作之前也以为她是那种放荡不羁的嘻哈范,然而事实上她一直表现得很怂很拘束,几次大考她都强调要放开、已放开,但我想真正的放开是不需要刻意强调的。

    正如龙丹妮在评价黄星侨时所说,很多时候公司给已出道歌手的市场定位并非真正适合她;黄星侨自己也讲,有时候公司把她保护得太好了。从这个意义上,我感谢明日之子的真实、包容与适度保护。每个明妹还那么年轻,她们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,而且必须自己去走;这也是每个中国年轻人在当今社会下自我成长的缩影,可能崩溃、可能气馁、可能挺住、可能越过、可能重生,结果有随机性也有主观能动性;但我觉得重要而欣慰的是,这一代的年轻人被允许,在独立探索着自己的路。

    最后,真心希望我感受到的这些都是瞎掰,她们都能快乐而充实地在音乐之路上迈进。


    20190825

    龙总说,明日之子只干了一件事,就是“跟所有的年轻人一起,打开门,找回内心的自我,连通自己,面对世界,面对未来”。

    Where u think u gonna go? Do you have a clue?

    I dont have a clue. We will have a clue. Oh my pretty little soul. 也许明天不再忧愁就走。

    软弱如我,可能低估过这青春的力量;我想唤回青春并成长,我也希望她们不会在受伤中变弱变老。

    要一直灿烂哇。